Month: September 2014

香港話劇 教授
我的評論

教授 話劇 劇評

簡介: http://www.hkrep.com/events/chi-2014-m5/ 今天看了香港話劇團重演的教授,從簡介中感覺將會是政治劇,偏向爭取民主和支持社會運動為主題,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和發表意見。看畢後第一個感覺是還好,政治色彩不算過份濃厚,也沒有單一支持社會運動,但引起了我許多反思,引發自省和對於這社會這世界的體發。 故事圍繞著中文大學的(lecturer)教授和學生之間的故事,從上一輩的學運延續到我們這一代(或者唔算做延續,當作兩者的比較,現今的學生運動吧),帶出許多問題,是對或錯,是自私還是過分偏激,我想每個觀眾也會有自己的觀點和體發,鼓勵大家去看去想去分析。 每次聽到學聯/學生運動/六四總引起一種毛骨聳然,回想起當年六四的景象和照片。當年我只有數個月大,但我跟著這段歷史一起長大,彷彿六四是我生命中的起點,永遠不能磨滅的,雖然沒有直接接觸和主動研究,但總會有機會認識這段往事和經過。近年來社會上的爭議明顯地增加,學生的主動性愈來怎高,再次喚起大家對政治對社會的質疑和關注。近日普選行政長官引來不少爭議,小圈子的選舉,不公平的基制,告訴我們要發聲了。 故事初段有許多背景要交待,描述了今日香港的社會,近年來的社會上的抗爭的事件。從Jeremy搞手到Lucretia平凡真實的普通大學生,再加上教授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社會的公義,對事情主動發表個人的意見。同樣引領著觀眾反思,思索香港作為一個窗口是好是壞,深思背後的真正意義。 首先,我既不是政治冷感,也不是熱情豪邁的人,我不會主動積極關心社會,但我知道社會一直在轉變,就像我的人生一樣再次迴旋,不停地重複著,有一種不詳的感覺,然而我是思考型。看著這個社會慢慢變到一九八四大阿哥的模式,變到一個虛假的世界,望著天上的月亮,我在想是否一樣跌進了另一個時空。 劇目很真實,作為曾經大學生的我,對於Lucretia的執著GPA這類人很普遍,不少同學為了轉系為了first hon而不停努力,大學基本成為一間學店,為的只是單純的畢業證書,邁向成功的不二之路。如今大家一窩風地追讀BBA,希冀在商業社會出人頭地,不就是為了賺錢,為名為利而搏鬥。同樣,其實我一路以來也想不透讀大學的原由,沿著社會塑造出來所謂的正確道路?大學教曉了我什麼?大學是社會的縮照,偽朋友,為目的都見過不少,但作為一間工業形式的大學,沒有教曉我批判思考,也沒有像劇中的課堂,我們engine仔,接觸的是學術上的知識,也甚少有社會學的課堂,希望母校不只著種發展BBA,應增設人民學科,鼓勵大家關心社會。 我跟Lucretia很似的地方是從不主張個人的意見和立場,因為在我的世界不允許,自小一直都要依照著大人和社會的正確而走,在填鴨式教育底下,問問題只代表質疑,在絕對的權威底下,沒有權利選擇。同樣地,今時今日媽媽總是問著為什麼不讀civil,賺多點錢,但從來她不知道我喜歡什麼,又或者在這個社會下,我只是一個倒模的人生,沒有興趣可言。走到今時今日,我總是迷失著,不停重覆思考人生的意義。到大學終止時,我在想日後的日子怎過,沒有指引沒有方向,以前一路以來都有實質的正確道路,不知道自己該向那個方向發展。如果你說人沒有夢想,那跟咸魚有什麼分別 ?我會很坦白地說,沒有分別,我沒有意義地存在。我不是要否定教育和推卸責任,但我就是這樣的人,一直被壓迫而活下來,哈哈。不少人說我怕事,沒有自信,然而我連自己也沒法說服,更何況主張個人立場,應該很快就被人推翻,而自己會認同他人的立場和論據。 或者我唔係沒有立場,而是不知道怎麼表達,我經常在考慮其他人的想法。 正如朋友分享的故事,話說一個病人一路以來認為自己是雞,走去看心理醫生,醫生花了許多時間終說服病人不是雞,可是病人卻質疑我不能判斷別人認為我不是雞。 這正正是我這類人,一直介意其他人點睇,社會的公義和對錯,好似一直被定義了下來。與其犯錯,不如不表達出來吧,可是文字終成為我表達的方式。我內心佩服相信自己,勇於發言的人,同樣堂上問有沒有問題,儘管我有無數的疑惑和質疑,也只會在內心暗自思考。我永遠是口心不一,內心是萬分的激動,但外表一直抑制住。 話劇中Jeremy 的媽媽成為學生活動的反對面,究竟參加學生運動是對家人的自私還是不參與是對社會的自私,兩者從沒有對錯,反而是一種選擇,正如Jeremy最後選擇到國外留學是一種自私嗎?如果大學生讀書就理應要對社會有承擔有付出是正確嗎 ?如果為了社會運動而放棄學業和個人前途是正確嗎 ? 如果不為未來的自由而出分力是錯誤嗎? 前人努力為我們爭取的民主終白廢了在我們這一代人嗎 ? 正如將舉行的擺課,佔領中環,因發言而被捕是對家人的自私,還是追求知識,緊貼市況或為兩餐而對社會的自私呢? 我是一個傻瓜,喜歡逃避,我內心支持民主自由,但社會現實卻難以迫使我們停下來。 民主自由是一個夢想嗎? 對於殷海光的人生意義說,如果我們連基本生存的形式也難以達到,是不應該追求更高層次的夢想 ? 那麼為了民主運動而犧牲的人是白活了嗎?無數的疑問充斥著腦海中,發聲不發聲,究竟將來會發生什麼事呢? 同樣地,我只好說這是個人的選擇,而做或不做,信或不信中,我會選擇逃避,刻意沉寂在個人的迴旋世界中。 對於電影的孤星淚,每次聽到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,總有一種熱血的感覺,浮現起那個小朋友為了阻擋政府軍清場而死在前線,同時政府的軍將最後自殺,充滿對社會公義的不滿。我總感到羞愧,自己卻沒有發聲,然而絕不是人做我做那隻盲信。 正如教授說的轉變和退下來,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選擇和體會,也許年少時血氣方剛,可以毫無顧慮往前衝,然而年紀大了,看的世事和社會都不一樣。對於很多人來說是,可是對於我來說,我不是為了自己而活下來,從小就認識到社會的殘酷和不公義,從來沒有公平和公正,所以我對於選擇存有顧忌,總是把每一件事想到很遠,考慮各方面的利害,最後總以逃避把選擇的一刻推到最後一刻。同時地,我會把錯歸納於自己,從來只有自卑和失敗。 人生是一個迴旋,明白社會的真實一面,大家紛紛向現實低頭,當時的夢想到長大後成為炮灰正如一個朝代的轉變,總會有興衰,原因是人是自私的,大財團,高官為了名利而獨佔了社會的優勢一面,正如雪國列車一樣,從最底層慢慢往上爬,卻發現社會的黑暗面,社會的公義不是一個易於解決問題,也不會有完的一日,可是我們該做什麼?難道就不做嗎?我也不知道,讓選擇留給你們。但我絕對不支持盲目信,而自己也不知道理由,甚至因個人利益而作出決定。 我希望民主的鮮花能從石屎中萌芽,茁壯成長,或者能從鐵屋中的窗口中接觸到外面的世界,我相信過程是艱巨,我不希望明日的世界人們為了娛樂而放棄公義,遺忘低下的社會的民生問題,我絕對不想成為一個機械人,失去了主導的權利,失去了發表言論的自由。我明白兩者有芧盾和困難,但我期待,也希望明日自己能夠勇於選擇。 最後回歸到這話劇,它充滿思考空間,令人有種回想,我最喜歡教授這角式,引導學生和觀眾思索今日社會,最重要是忠於個人的立場,忠於自己的選擇(無悔),我也希望人生中也有一個教授引領我逃出這個迴旋人生。 ** 以上只是個人的感受,不喜勿怒,只希望在網路平台把自己內心真摯的感情表露出來,把現實的感情帶到虛幻的世界。